圖片來自網絡
2月23日,“字節跳動28歲員工猝死”話題登上熱搜。
吳同學去世后留下了懷有兩個月身孕的妻子和30年的房貸,妻子由于無法支付下個月的兩萬元房貸而計劃賣房;2月5日,B站武漢AI審核組組長過年期間被要求加班,導致腦出血猝死,年僅25歲,是家中獨子;2月16日,上海尤安巨作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被曝有員工或因加班過度在出租屋內猝死,年僅26歲,隨后,公司否認其因過度加班而猝死:非工作時間、非工作地點、非加班原因。
圖片來自網絡
大廠內卷、過勞死、高額房貸,每一個詞無一不刺激著打工人們敏感而緊繃的神經,作為加班制重災區的大廠,不少網友自嘲似地調侃:“字節和心臟只有一個能跳動”。
而一個月內3起員工猝死案件,也讓年輕白領加班猝死問題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但令許多年輕職場人更為擔憂的是,他們不僅要面對難以跳出的高強度工作環境,還要時刻擔心突發意外后,難以被認定工傷保險困境。所以,在輿論聲討之外,我們更加需要的是明白作為勞動者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而作為企業應該承擔怎樣的責任?為此,我們邀請了蘇迪斯律師對網上的一些熱議話題進行專業的分析解答。
熱點問題丨全面解析

圖片來自網絡
1、工傷的認定標準
《工傷保險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工傷的認定條件。(一)在工作時間內,在工作場所內因工受到事故傷害:
(二)從事工作相關的預備或收尾工作時受到事故傷害;
(三)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意外傷害;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時,因工受傷或遭受事故失蹤的;
(六)上下班路上,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而受傷;
(七)依法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它情形。
若勞動者遇到以上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申請工傷認定,勞動者則需要在1年之內提出。申請工傷認定需要到當地的社保部門提出,并按當地實際情況提供材料。
2、工傷的賠償標準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認定工傷及經鑒定傷殘等級之后,有以下幾項賠償項目。因工受傷的:(一)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根據傷殘等級劃分,十級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依次向上遞增,該筆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二)1-6級傷殘津貼,該筆賠償按月支付,六級為本人工資的60%,七級為本人工資的70%,依次向上遞增。其中需要注意的是,1-4級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5-6級的由用人單位支付;
(三)5-10級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根據浙江省的標準,十級為2個月的本人工資,依次向上遞增。該筆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四)5-10級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十級為2個月的本人工資,依次向上遞增,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職工離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按照職工每增加一周歲遞減20%的標準支付。該筆費用由用人單位支出。
(五)停工留薪期間,即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主要暫停接受工傷醫療的,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用人單位按約支付。
(六)停工留薪期間護理費。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該期間內需要護理的,由用人單位負責,若用人單位未負責的,則需要支付護理費。
(七)評殘后的護理費。護理等級分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個等級,護理費依次為社平工資的50%、40%、30%。
(八)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醫療費。實報實銷,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因工死亡的:
(一)喪葬補助金: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配偶每個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后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職工因工死亡生前的工資。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2022年度一次性公網補助金標準:47412x20=948240元。
3、員工過勞死如何認定工傷?
《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搶救無效死亡的,視同工傷。在該條例中,工作時間的認定應當從職工平時的工時制度及工作崗位的特殊性考慮。工作崗位的解讀不應擴大化至工作場所認定。48小時內搶救無效死亡,尤其是“過度勞累死亡”的,則需要考慮其過度勞累與死亡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
圖片來自網絡
4、加班后下班途中猝死員工是否屬于工傷?
需要認定加班性質。該加班是否為工作時間內,是否在其工作崗位上。如果二者都認定,則需要考慮加班后的下班途中是否為工作時間內。員工死亡則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突發疾病死亡,還是交通事故死亡,如果是交通事故則是否為職工原因造成等。
5、當員工休息日猝死在出租屋算工亡嗎?
工亡需要從工作時間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經過48小時搶救無效死亡方面考慮。如果員工在休息日未上班,未在工作時間內,且出租屋也非工作崗位的,難以認定為工傷。
6、若要證明公司違規加班,需要提供哪些證據?
根據工作性質的不同,搜集考勤打卡記錄,確定上下班時間。搜集與老板之間的通話記錄或者微信聊天記錄,內容需要明確涉及加班話題且有老板無理由要求你加班的文字或者語音。如果公司有加班文件通知下達的,可以保留作為證據之一。能確切證明加班的證據,比如考勤打卡,加班錄像及監控錄像等,除此之外,還可以有同事的證人證言等。
“過勞問題,是高懸在當代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不可置否,初入職場的年輕人們普遍面臨著職業競爭與生存壓力,但沒有哪份工作值得你用命去搏,一次又一次地加班,只會讓你離ICU越來越近,且“過勞死”依現有法律難被認定為工傷。
所以,職場年輕人切不可以犧牲健康為代價盲目加班,要勇敢地向畸形的“加班文化”說不!
專業律師:蘇迪斯
浙江安瑞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
法學學士,曾實習于金華市婺城區人民法院,瑞安市人民法院,于2020年9月取得法律職業資格。
多年從事法律顧問工作,知識面廣,具備扎實的法學知識,業務全面,實際應用能力很強,實踐經驗豐富,有較多的成功案例。